無形的連結

還在思考昨天看到葉揚的那篇文章,還有那一段話。總覺得那裡,還有著什麼不夠清澈。

她提到:「我看過一本書,作者的媽媽死了,作者在書裡說,我覺得很痛苦,不只是因為媽媽走了,而是媽媽這個字,從我的生命中被拔掉了,我再也沒有機會,再叫誰媽媽。」

我一直覺得,有一個很深的缺口在這樣的關係裡,就像那段文字裡說的,深深地知道再也沒能再叫誰媽媽的那種感覺,是個怎麼也填補不平的傷口。不是不能那樣叫的,任何人你都可以叫媽媽,然而痛苦的是你知道那一切都不會一樣了,因為你真正想這樣對著呼喚的那個人,她聽不到。

重點也許一直都不是這個稱謂,而是使用這個稱謂的時候,那個心情,還有心意。你知道當你叫她、當她聽見,你們的心裡都是有溫度的,會有一股暖流,透過那個聲音,在彼此之間流動,真正重要的是這個。

有時候我會這麼想著,人與人之間,又或者人與萬物之間,應該有著很多無形的連結,只是必需要透過外在的一些形式,藉以傳達著深至靈魂的情感。但也很多時候因為太在意那些形式,過度到以為那樣才是絕對的,直到形式不復存在時,連情感都一併變得無所依歸,我們才會那麼手足無措、那麼痛。

親情、友情、愛情…。也許我們不過就是一次又一次在各種不同階段的關係裡,練習著相同的事:練習著透過有形的方式,感受那無形的連結。而當我們倒果為因,太過執著於形式,甚至為了形式傷害了對方,就不得不面臨關係的斷裂。那關係斷裂時的疼痛,也許就是在提醒著我們,重要的不應該是誰有沒有說我愛你,而是,我愛你這件事。

去年(或該說今年)春酒,有一段前世今生的過程,雖然排練時已經在那個橋段哭過無數次,正式表演時在舞台邊看到了這一幕還是大哭到差點忘記等一下自己也要上場⋯。那個感覺真的太過深刻,像是突然發現自己丟失了最重要的東西、忘掉了拼命努力想要記得的最重要的事。

後來我只能在演出後短短寫了一句話,提醒自己:「今天穿越了時空,看見了我們的累世之緣,原來痛的是我忘了自己曾那麼愛妳…醒來吧,我們回家!」

本篇又即將面臨不知如何收尾的窘境,但也罷,還是就寫寫,希望自己在種種關係的來去裡,能夠記得最重要的事。

記得《小王子》裡說,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記得,我愛你。


20190216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